刘婴谷: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喷微灌技术 柏杨版资治通鉴_中华水网
当前位置:中华水网 > 水网媒体 > 行业专家 > 正文

刘婴谷: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喷微灌技术

来 源:中华水网   发布时间:2011-04-15 移动版

现代化农业必须实施集约化、产业化与商品化生产,在取得农业最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良性循环的生态效益,造就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效益。

传统农业常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换取农业的经济效益,原有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将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难以保持平衡,加之战争的破坏,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大国逐渐衰亡。

现代农业借助于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和精良的农业设施装备,在改变自然生态平衡进行垦植中,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并使其循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资金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运作中,农业商品率增加,农村经济市场活跃,农民富裕了,能够从被束缚的土地中走向新兴的产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就能营造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让山川更美丽。

一、水是生态效益的保证

自然界的生态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共聚链,循着自然规律运行,保持着生态的平衡。水是生命之源,生命的重要组成,进行新陈代谢的基本活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共有的物质。在生态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够保持水分,就能够保持良性生态平衡;否则平衡遭到破坏,进入恶性循环后,农业将降低经济效益,失去环境效益。其中土壤肥力是最脆弱、最敏感的部分,水、气、热是土壤肥力的体现,团粒结构土壤,造就了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促使肥源转化,供植物吸收,生态良性循环能够有序地进行。一旦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被破坏,农作物减产,经济效益降低,土壤沙化,进入恶性循环,彻底地破坏了环境效益,人类将失去生存的空间。水是生态效益的保证。

二、从水人均供应量减少的进程中看现代农业

世界上水的人均供应量的排列顺序是: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和欧洲(图1)。根据1950年—2000年每隔10年的统计数字看出,水的趋势是减少,下降速率各不相同,其排列顺序是:拉丁美洲下降速率为81.30%、非洲66.70%、亚洲60%、北美洲21.7%、欧洲16.7%。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洲水的下降速率低,只有16-20%,而发展中国家集中的亚、非、拉丁美洲,其人均供水下降速率

要高于发达国家的2-4倍,达60-80%。水,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尘暴威胁着人类生存的环境,沙漠化吞食着大片良田。在亚非两洲因争夺水而发生的战争,硝烟弥漫,更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图1  世界人均水供应量变化(km3)

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取代了传统农业,美国喷灌、微灌面积居世界之首,喷灌面积1.6 亿亩,占世界44%,微灌面积占世界微灌27%,喷微灌设备制造量欧美两洲的产量占世界的70-80%。现代农业以精良的设施设备作保证,能够科学地精量用水,在世界水的人均供应量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以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水的下降速率是缓慢的,农业仍表现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农产品出口大国的优势。

三、以色列现代农业与喷微灌技术

从世界微灌面积分布(图2)可看出,绝对面积最大的是美国、西班牙等欧美发达国家。而微灌占灌溉面积比例大的则是极度缺水的以色列、约旦、塞浦路斯、南非等亚非诸国。

图2 世界微灌面积占灌溉面积比例大小

以色列微灌面积比重居世界第一,占灌溉面积69.7%,实施现代农业,农业劳力只占3.7%,农产品创汇 1.5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收入的5%。农业人口收入达1250美元,现代农业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尽管以色列只有16亿方的淡水资源,人均水量370方,人均土地1.25亩,但是建立起全国封闭式管网,北水南调,全自动控制管理,水输到田间以后,30.3%的大田作物采用喷灌,69.7%的经济作物用微灌,使水的有效利用率高达70-95%。喷微灌技术使以色列在只有2.78万公里2的国土面积上,面对贫水、战争的威胁,用点滴生命之水,使沙漠变成绿洲,一片片地恢复生态平衡,再造适于人类生存的更秀美的家园,在获得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四、喷灌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喷灌设备有管道式喷灌系统和喷灌机组两大类。中国喷灌面积达2260万亩,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自治区、军垦、农垦农场和农业附加值高的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管道式喷灌系统以管道移动的成度分成全固定、半固定、全移动三大类,目前农业普遍使用的是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占中国喷灌面积的80%,北京顺义是中国第一喷灌县,1986年因密云水库停止向农业供水,改用一眼井控制250亩喷灌面积的半固定管道式喷灌模式。亩投资250至300元。原有72万亩地面灌溉的潮白河灌区废弃,全部改为喷灌,将密云水库1.2亿方水全转换成北京生活和工业用水。由于实施喷灌,使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耕作耕度由原来的三年两熟改为一年两熟,转移农业80%的劳力到工付业上,使顺义的经济跃居全国五百的行业。

固定管道式喷灌多用于园林、运动场地的灌溉。移动管道式喷灌,在抗旱、补充性灌溉中应用,不多叙述。

喷灌机组指大型滚移式、时针式(园形)、平移式喷灌机组和卷盘式喷灌机等。目前中国约有1100台,集中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市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农垦兵团、农业商贸集团等,采用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运作。大型喷灌机可灌水、施肥、喷药、和除草剂,长年运作,成为主要的农业机械,劳动效率可达到100亩/人的生产水平,农业商品率高达90-100%,使农业进入通过经济高产出,维持着生产的投入和应得的利润,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实现现代化农业。

五、微灌与现代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可以控制作用生长环境的设施,其类型有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具有透光、控温、通风、灌溉、增放CO2等功能。温室大棚内多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业产品,以维持其投入和利润,实现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

中国形成规模地发展设施农业,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分布在沿海、大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而商品市场活跃的地区。由于温室、大棚内最为敏感的是温度与湿度,如采用常规的地面灌溉方法,在冬季将使地温将降低5-7℃,气温亦下降1-3℃,又因空气相对温度高、病虫害多,既浪费能源,增大施药量,又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微灌是设施农业最重要的灌溉方法,瓜茄类蔬菜、球茎类花卉等多采用滴灌,辅以微喷灌调节湿度。对叶菜、芽菜、苗木、观叶植物则采用微喷灌等。

为了降低土壤消毒的成本,多采用无土栽培,随着其技术的进步,成本逐步降低,使用面积不断地扩大。中国独创的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植物、动物的废弃物转化成植物能吸收的肥源,提高产量与质量,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ndk.com/view-9662-1.html

版权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华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信息



Copyright © 2009-2010 CHNDK.COM. 中华水网版权所有 水工业交流群:2391763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水网客服

粤ICP备11036510号 **广告、链接、目录联系:QQ1260995099 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