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的工业锅炉和中、低压动力锅炉中.主要采用添加亚硫酸钠来进行化学除氧,高压锅炉则釆用联氨。
(1)亚硫酸钠(Na2SO3。亚硫酸钠的除氧能力于1920年被发现,至1931年它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的化学除氧。亚硫酸钠和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亚硫酸钠具有除氧速度快、除氧效率较高以及在较低温度下也有除氧能力的优点,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亚硫酸钠与氧的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一般需加过量的亚硫酸钠才能承受锅炉运行的波动;从亚硫酸钠与氧的反应式中可知.要除去10-6的氧.至少要消耗7. 9X10-6
生成的二氧化硫和硫化钠均有腐蚀性,因此使用亚硫酸钠作为除氧剂,实际是一种腐蚀取代另一种腐蚀;此外,将含有亚硫酸钠的给水作减温水喷入过热蒸汽来调节温度时,会导致在过热蒸汽集汽联箱和汽轮机中产生硫酸钠等盐类沉积;亚硫酸钠对金厲无钝化保护作用。
(2)联氨(N2 H4)。随着大容量机组和高压锅炉的出现,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硫酸钠逐渐被联氨所取代,联氨与氧的反应式为:
但是,联氨在除氧效率上不如亚硫酸钠,在水温低时除氧速度慢,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有效地与氧反应达到除氧目的;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ndk.com/view-8586-1.html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华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