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成大厦是由韩国新成焕电子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座综合性大楼。该建筑高度为45m,地下一层,地上十层,总建筑面积为16500m2。其中地下室为战时人防,平时设备间及汽车库;一、二层为金融、保险、证券、商务中心等;三、四层为开敞式办公;五层为健身房、洗浴桑拿用房;六~八层为客房;九层为KTV包间;十层为厨房及餐厅;十层顶为设备层。
本文介绍了新成大厦的给水排水设计,并就设计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设计内容介绍
本工程设计共包括生活给水、生活热水、排水、中水、消防给水、冷却循环水等系统。
(一)生活给水系统
建筑附近市政给水压力为0.2MPa,由市政线接入两条DN200引入管,经水表计量后接至庭院DN200环形管道。由庭院环形管引两根DN200水管接至室外地下消防水池,引DN100管道接至地下室不锈钢生活水箱。地下室设有三台生活泵,两用一备。
从节能角度考虑,把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为两个分区。第一分区为地下层~二层,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第二分区为三层~十层,由地下生活泵房的变流稳压生活泵从生活水箱抽水加压供给。各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均不大于0.35MPa。
(二)生活热水系统
建筑热水用水点为综合楼的客房、洗浴及各个卫生间。热水的最高日用水量为24m3/d。在地下室的锅炉房内设燃气锅炉一台供应热水,在屋顶设备间设热水贮罐一个,贮存4.5 m3热水。采用机械全循环,为同程式热水供应系统。在热水贮罐上设温控阀,在不用水的情况下,贮罐内水温降低到设定值时,即启动循环泵对系统进行循环,以保证热水供应温度始终满足设定值。
(三)排水系统
因本建筑涉及到中水系统,故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其生活与废水各采用一套管道系统收集排出建筑。地下室地面渗漏水、制冷机冷凝水、泵房排水、坡道雨水、消防排水等清洁废水分别由集水坑汇集后由潜污泵提升排出,水泵由液位控制启停。排至庭院管网后,经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废水排至庭院废水管网后,收集进入调节池作为中水原水。调节池设有溢流管,当中水原水量大于用水量时,多余部分可直接排至管网。这样既可保证中水水量始终满足使用要求,又不会因为中水原水量大于用水量而产生外溢的情况。
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排至室外雨水管道。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四)中水系统
建筑的中水用水点主要考虑为冲厕用水。中水水源考虑采用洗浴排水、盥洗排水等。因为设计周期较短,又没有实测资料,故采用《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中表3.1.4(如下表)中的参数进行设计。
各类建筑物分项给水百分率(%)
项目 |
住宅 |
宾馆、饭店 |
办公楼、教学楼 |
公共浴室 |
餐饮业、营业餐厅 |
冲厕 |
21.3~21 |
10~14 |
60~66 |
2~5 |
6.7~5 |
厨房 |
20~19 |
12.5~14 |
— |
— |
93.3~95 |
29.3~32 |
50~40 |
— |
98~95 |
— |
|
盥洗 |
6.7~6.0 |
12.5~14 |
40~34 |
— |
— |
洗衣 |
22.7~22 |
15~18 |
— |
— |
— |
总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注:包括盆浴和淋浴 |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本建筑的中水用水量为35m3/d。中水原水排水量约为100 m3/d,原水量远大于用水量,故不用考虑调节池的补水。雨水是很好的原水水源,但其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将雨水作为中水水源在收集储存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设计中还需考虑雨水的冲击负荷问题,解决好雨水的分流和溢流问题,况且室内生活废水量已足够使用,故不考虑雨水的收集。调节池的容积按中水日用水量的110%计算,取40m3。中水贮存水箱的调节容积按中水日用水量的30%计算,取11m3。
本设计采用成品膜生物反应器对中水原水进行处理,从安全角度考虑,选用50m3/d的反应器一台。
调节池的设计如图所示。
调节池设于室外地下,在调节池的进水管处设毛发聚集井,对废水中的杂物进行初步的过滤,在沉淀槽中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毛发聚集井及沉淀槽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清理,以防影响处理水量。因为总图布置原因,无法就近设置中水机房,所以机房设在了屋顶设备层,由设于地下室的中水泵提升原水至屋顶反应器进行处理。中水泵的控制设在中水机房内,由膜生物反应器的控制器统一控制。在设备层设有中水贮存水箱一座。水箱设有冷水补水管,设备检修时不影响正常用水要求。在中水箱出水管上设有紫外线消毒杀菌器,对中水进行消毒。
(五)消防给水系统
1.消火栓给水系统
该建筑为一类建筑的综合楼,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7.2.2之规定,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均为30L/s,但是根据表下注:“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超过30L/s,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5 L/s。”所以本设计选用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均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在地下消防泵房内设有智能型消火栓加压泵三台,两用一备。屋顶设消火栓系统与喷淋系统合用消防水箱,贮存10min初期消防用水量共18m3。由于消防水箱最低液位与最不利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不足0.07MPa,故另设两台消防增压泵,一用一备,为消火栓系统增压。屋顶水箱间设检验消火栓。因为消火栓栓口压力均不超过0.80MPa,故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一个分区,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管道成环状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且保证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一点。在每层均设有带消防卷盘的消火栓。每个消火栓处均设有启泵按钮。消火栓系统设水泵接合器两套。
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为0.2MPa,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由室外环形管道上设置的室外消火栓提供。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且室外消火栓距建筑物不超过40m。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该建筑火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一~十层均采用湿式系统,地下室汽车库采用预作用系统。除十层的厨房采用93℃闭式喷头以外,其余部分均采用68℃闭式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一个供水分区。地下室设智能型喷淋泵三台,两用一备。湿式系统与预作用系统共用一套消防泵,泵后分别接各自系统的报警阀。每层均设有水流指示器,在喷淋的顶端设自动跑气阀。在屋顶水箱间设有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及一台气压罐,泵后管道接至地下消防泵房报警阀前的环形管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水泵接合器两套。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ndk.com/view-7865-1.html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华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