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361亿元,总量占重庆近10%;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3369亿元,占重庆42%,居全国综保区第四、重庆第一。
作为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的“优秀代表”,自贸区西永园区以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贡献着全市四成外贸总额。这源于园区自挂牌以来,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五年来,园区在落实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过程中,推出36项制度创新;初步建成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五个中心”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保税文化贸易、保税融资租赁、进口整车保税仓储新业态……以内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试点政策最多、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高的成绩,跻身重庆自贸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的“优等生”,发展智能产业的“火车头”。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西永园区
创新为本,打造自贸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制度创新,西永园区在全国首推“3C免办”监管模式,为加工贸易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便利;在全国内陆特殊监管区率先实现原产地证书网上自助打印,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开展“选择性征税”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双试点,拓展综保区招商范围;创新“一般纳税人+”模式,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模式选择适用政策,推动区内业态多元化发展;推出“通道共享+智能验放”创新服务,精准化解超长货车过卡梗阻;全面推行195类涉税事项“全程网上办”,网上办税率达95.5%,位居全市第一……
创新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让西永园区投资、贸易、金融便利化领跑重庆。园区与国家税务局签署重庆首例单边预约定价安排协议,为企业有效避免双重征税的同时,降低潜在税收风险,让企业吃下“定心丸”;率先实施“关银一KEY通”川渝一体化,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此外,还在全市范围内,首推企业网银“跨境e+”业务创新和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率先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线上减免税业务,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创新实施“先登记撤销、后补交资料”方式,便利企业在疫情期间通关;率先实施“增值税留抵税额退还”政策,缓解企业的资金流压力;首推智慧综保区系统一期成功运行,上线半年区内企业注册数量即占96%……
便利化程度的提升,不断催生贸易新业态增长。2021年,西永园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eBay,打造西部首个跨境出口产业园;新引进德国德诚等物流分拨中心项目5个,其中,申通国际中欧国际快件分拨中心成为全国唯一快件铁路进出口项目。跨境电商突破发展瓶颈,首次实现贸易顺差,进出口交易额达78.31亿元,保税文化贸易完成报关量15.16亿元,同比增长1.91倍。整车保税仓储由保时捷单一品牌向奥迪、ART(奔驰授权改装品牌)多品牌放量,截至2021年12月,保税车辆突破万台,实现货值近60亿元。
西永园区现已拥有电子料件、跨境电商、汽车零部件、整车保税仓储等17个物流分拨项目,实现外贸进出口超1000亿元,在稳外贸及加工制造上发挥着支撑作用。
英业达自动化生产线
高端集聚,打造全球TOP智能产业基地
为实现“着力打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这一定位,西永园区依托重庆唯一入选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的省级园区——西永微电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制造业,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
围绕打造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终端产品制造研发基地,,西永园区推动“制造+研发”深度融合,整体呈现品牌国际化、产品多元化、价值高端化发展趋势。据悉,园区现已建成1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制造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累计实施150多个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园区企业产线智能化已提升至85%以上,部分产线智能化率达95%以上。
作为全国唯一以微电子命名的产业园区,西永微电园以打造全国最大功率半导体和重要的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全面构建微电子产业生态,形成芯片全产业链,并获评中国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十大特色园区。
借助这一优势,园区已汇聚英特尔、SK海力士等20多家知名芯片企业,落户500亿产业项目,电子科大等5所高校入园设立微电子研究院。重庆市集成电路产业展示中心成为全市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集成电路聚集度占重庆全市80%。
此外,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西永园区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大规模布局高端研发机构,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要素、项目和企业以提高“创新浓度”。区内现已拥有研发类企业128家、新型研发机构5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西永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创新经验,发展货物贸易,深化西永综保区“五个中心”建设,做强优势业态、做大创新业态。同时,扩大服务贸易,引导区内企业发展“保税+”业态,做大数字经济规模,助推园区向“智造”转型以赋能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刘宇凡)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华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