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南国早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期,市场监管部门对饮料、食糖和茶叶及相关制品等3类食品进行了抽检,发现这3个地方的矿泉水或饮用水不合格!
赶紧看看,有你常喝的吗?
检验结果显示,3批次不合格的饮料分别为包装饮用水和天然矿泉水,涉及钦州、横县、合山等地的生产厂家。
其中,钦州惠山饮料厂生产的“惠山泉包装饮用水”,不合格项目为溴酸盐;横县津每健矿泉水厂生产的“津每健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合格项目为大肠菌群和铜绿假单胞菌;合山市山海清饮用纯净水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山海清包装饮用水”,不合格项目为铜绿假单胞菌。
记者了解到,溴酸盐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普遍含有溴化物。长期饮用溴酸盐超标的水,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此次溴酸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在臭氧消毒时,水中溴化物被氧化生成溴酸盐。
检验工作人员表示,此次2批次样品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情况,,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是生产管道、设备和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
此次抽检还有2批次食糖不合格,均为同一厂家产品。具体为:百色市宏耀百汇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西南宁市庄家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分装商)生产的“单晶冰糖(单晶体冰糖)”“白砂糖”各1批次,不合格项目分别为还原糖分和色值。
钦州、南宁、来宾市市场监管局已督促有关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整改;百色市市场监管局已责令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及企业相同生产日期或批次的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15反映。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hndk.com/view-202989-1.html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中华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华水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